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第8章 儒林外史功名债——科举舞弊的集体沉默(2 / 2)

三、贡院墙外的槐花雨

童生们联名具保那日,老槐树抖落满地雪瓣。王秀才将保结书按在石阶上画押时,发现纸背透出前任考生的血指印——五年前那场科场案,三十八名保结人同被流放,血痕却在新纸上生生不息。

联保制度的设计本为互相监督,却异化为罪恶温床。如同《商君书》\"不告奸者腰斩\"的连坐法,保结书成了投名状,迫使所有人在沉默中结盟。当每个名字都染着前人的血,新墨落笔时便自动续写罪孽——这正是系统性的风险转嫁,用历史债务绑架新生代。

四、周进撞柱的暗号

周进在贡院嚎啕撞柱时,梅玖突然高喊:\"快扶周先生看号舍!\"众人七手八脚架起老童生,趁机将字条塞进他袖中——那是早已备好的关节密语,只待这疯癫之举引发怜悯,监考官自会\"偶然\"发现他的\"惊世才华\"。

这场苦肉计是集体舞弊的经典案例。周进的癫狂、梅玖的机变、考官的\"惜才\",构成精密的责任分摊链条。正如《孙子兵法》\"能而示之不能\",用公开的异常举动掩盖暗箱操作,即便东窗事发,亦可推说\"众人皆被痴情感动\"。

五、荀玫坟前的无字碑

荀玫病逝后,族人立起三丈白碑。碑面光滑如镜,照见王惠深夜骑马而来,用铁锥刮去碑上所有字迹——这位曾与荀玫同保的进士,此刻正抹去两人共谋院试的每丝证据。

无字碑是科举共罪者的最后归宿。当同盟者成为隐患,集体沉默便升级为集体抹杀。这让人想起《红楼梦》\"白茫茫大地真干净\"——只不过洗净的不是红尘,而是罪证。王惠刮碑的举动,恰似系统对异己的自我净化。

十年后,有盗墓贼劈开荀玫的棺材,发现陪葬的《四书章句》内页写满保结人姓名。夜风掠过坟茔,纸页哗哗翻动,那些名字如秋叶纷落,最终显出一行朱砂小字:\"皇恩浩荡处,孤魂最识寒。\"月光照在盗贼手中的火把上,将\"浩荡\"二字烤得卷曲发黑,像极了当年考卷上被烛泪晕开的墨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