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目录
关灯 护眼
加入书架

四千零四十八章 科技的突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(1 / 2)

【未修改版】

“吴总!”一个年轻而清亮的声音突然插入。转身只见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的女军官,胸前的资历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,

“我是战支的林晓,关于您提到的纳米机器人侦查技术……”她将吴浩刚才所将的内容复述了一遍,随即冲着他问道:“我的问题是,向这样的微型设备,如何各种作战环境中,确保其的续航与抗干扰能力?”

吴浩放下手中的威士忌,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晕。他看向林晓,女军官笔挺的身影后,水晶吊灯的光芒与窗外的夜色交织成流动的光影,将众人期待的目光都汇聚在他身上。

“林研究员的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。”吴浩的声音沉稳而有力,带着经历无数次技术研讨打磨出的从容,“纳米机器人的特殊性,决定了它在续航与抗干扰上的挑战远超传统装备。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探讨解决方案。”

他伸手示意苏荷递来平板,指尖轻点间,宴会厅一侧的全息投影缓缓亮起。淡蓝色的光晕中,无数微型机器人模拟图正在虚拟战场穿梭,时而组成阵列,时而分散隐匿。

“首先是能源维度。传统电池对于纳米级设备而言过于庞大,我们采用了复合能源系统……”

吴浩放大其中一个机器人模型,外壳上细密的纹路清晰可见,继续说道:“它的表面覆盖着柔性太阳能薄膜,能在光照环境下将光能转化为电能;同时,内置的振动发电模块可以利用设备运动、甚至自然风的动能,将机械能转化为电力。

就像沙漠中的甲虫,能从空气中汲取水分,我们的纳米机器人也在向自然学习,从环境中获取能量。”

前排的年轻研究员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,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。

吴浩顿了顿,继续道:“其次是结构维度。这些机器人采用了仿生学设计,借鉴了蜜蜂复眼的多光谱感知系统,不仅能减少单个传感器的能耗,还能通过分布式数据处理降低运算压力。它们的外壳由超轻量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构成,既能抵御风沙冲击,又具备电磁屏蔽特性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在内部嵌入了微型相变储能材料,当遇到极端低温环境时,材料会自动释放储存的热量,确保核心部件正常运转。”

说到这里,他调出一张复杂的网络拓扑图,无数光点在其中闪烁连接,然后讲道:“最后是通信维度。在抗干扰方面,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单一频段通信模式,采用量子跳频技术。简单来说,这些机器人就像一群默契的舞者,每一次通信都在随机变换‘舞步’,让敌方难以捕捉规律。

同时,它们组成的自组织网络具备极强的容错能力,即便部分节点被干扰或摧毁,剩余机器人也能通过动态重组,自动补位完成任务。”

画面中,模拟的纳米机器人在遭遇虚拟电磁干扰时,瞬间改变阵型,如惊鸿般分散又迅速聚合,引得现场响起一阵低声赞叹。林晓微微皱眉,思索片刻后追问:“但在高电磁脉冲环境下,这些微型设备的电子元件如何保证不被损毁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