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青在一尊破损的俑里发现过竹简残片,上面记载着\"活人铸俑\"的秘术:将死囚封进陶胎,在心脏位置嵌入夜光珠,待烧制完成,魂魄便会困在陶俑里永世为奴。虽然师父矢口否认,但阿青总觉得,月圆之夜俑坑里那些若有若无的脚步声,不像是错觉。
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驾崩的消息传来时,阿青正在给一尊军吏俑点睛。他握着朱砂笔的手突然颤抖,因为那陶俑的眼睛竟在他笔下缓缓转动。当晚,整个俑坑亮起幽蓝的光,仿佛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苏醒。
阿青连夜逃离骊山,却在山脚下撞见运送棺椁的车队。他看见赵高指挥着士兵,将装满水银的江河湖海注入陵墓,而那些参与修建的工匠,都被锁进墓道深处。月光下,阿青清楚看见墓室壁画上,有个穿红衣的女子在长城上哭泣,脚下是堆积如山的白骨。
几十年后,刘邦的军队攻入咸阳。一个士兵在阿房宫的灰烬里捡到半块带血的青砖,砖面上隐约可见\"孟姜\"二字。而在骊山,牧羊人常说深夜能听见地下传来兵器碰撞声,还有人见过俑坑上方飘着蓝色磷火,像极了当年阿青见过的鲛人泪。
时光流转,到了明朝。一位年轻的书生进京赶考,路过长城时遭遇暴雨。他躲进一个破旧的烽火台,在墙缝里发现半截褪色的红绸,上面绣着残缺的鸳鸯。当夜,他梦见一个女子哭诉:\"三百年来,我一直在等我的阿山。\"
书生醒来后,决定将这个故事写成话本。他不知道,自己笔下的《孟姜女哭长城》会流传千年,更不知道在地下深处,那支由活人陶俑组成的军队,依然守着始皇帝的野心。每当雷电交加的夜晚,长城的砖石会渗出暗红的水渍,而兵马俑的眼睛里,偶尔还能看到微弱的蓝光在闪烁。
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当考古队挖掘兵马俑时,一位老专家在一尊跪射俑的足底,发现了类似鲛人泪的银白色物质。检测结果显示,这种成分至今无法合成。而在长城的修缮过程中,工人曾在夯土里挖出完整的人骨,骨骼保持着挣扎的姿势,手中还攥着半块绣着花纹的布料。
如今,当游客站在长城上眺望群山,或是在兵马俑博物馆凝视那些栩栩如生的陶俑,或许不会想到,这些宏伟建筑的每一寸,都藏着跨越千年的秘密。孟姜女的哭声仍在风中回荡,而俑坑里的微光,还在等待着解开它们身世之谜的那一天。